第二百零六章 君心难测,太平被赐无边权

2014-08-14 作者: 索嘉楠
  兴许即便是再熟悉的人,当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环境、情势发生了改变之后,他也会忽然就变得令你再也琢磨不透、看不清楚!

  李旦忽然下旨,提升太平公主的封户为一万,并准许她垂帘听政。

  太平早在中宗时期便已开府、且封户五千,有了摄政的权利。那时已经是富可敌国、八面威风、锋芒无匹了!这个时候睿宗又将这位妹妹的封户提升到一万;且中宗时期她摄政归摄政,时今又更直接的变为了垂帘听政!如此一来,太平公主本就功高盖主的地位、权势又一下子有了新的飞跃。

  李旦不是一个愚钝的呆者,时今他这皇位是怎么来的自然谁都清楚,他心里亦清楚。妹妹、儿子的功劳都远远的大于他这个真正的皇帝,他却不仅不做出真切的、切中要害的打压,还反倒提拔了太平、使其愈发光耀荣华……一个妹妹、一个儿子,左左右右的势力凝聚在一起,却又还有他这个皇帝什么事儿?难道他便不懂得防范这当前的局势继续出现中宗时期主弱臣强、皇帝被动的尴尬与危机?

  可李旦一向稳沉干练,胸中承载万物、心中有大乾坤。他几乎独树一帜的以他自身的方式行事理政,那分从容不迫与胸有成竹的模样是最无声的震慑,帝王威仪总是那样不容被谁忽略了去!

  于是便又有臣子猜测,皇帝兴许是在以仁慈和包容的方式,来感化身边儿的权臣;以赤诚恳挚的态度,从心眼儿里接纳他至亲的妹妹和挚爱的儿子……他是皇帝,已经富有四海,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妹妹和一个儿子?两边儿都是他极重视与爱惜的人,他不愿自己在“称孤道寡”之余,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换言之,皇帝有这个自信以德服人、以慈理政,在他躬身兢业的统治和带动之下,大唐帝国会迎来一个更为美丽且别出一格的新生面貌……

  所有人都这样期待着,也都相信着。这位已经两次登基、并谦卑仁慈睿智内敛的皇帝,他们的皇帝,会成为一代明君。不求丰功伟业声威赫赫,至少威加海内国富民强!

  只是,皇帝的心思素来便极难猜度,况且还是李旦这么个经年来把韬光养晦心里做事奉行的极好、城府渊深喜怒不表把持的极佳的皇帝?他在还是皇子、还是亲王的时候,便已经从来都是他去看穿别人的心思、谁也无法看穿他的心思了,只怕这世界上也就只有与他城府心机不相上下的上官婉儿可以做到同他默契天成;眼下他当了皇帝,那真实心机与内里深意究竟是什么,更是不能被谁一眼便看穿的吧!

  更加之,太平公主这些年来盛开在大唐风云际会的政治天幕,浮沉跌宕辗转飘摇,她对涉及当权的任何事情已经相当敏感!李旦有些反常的荣宠令她并无喜悦、只是惶恐,她下意识只觉的这是李旦向她投来的一枚糖衣炮弹,不容许她继续以低到尘埃里的姿态扮鸵鸟、求安生,他这是非得逼她旗鼓猎猎、位居前台。

  这是一定要将她赶到判案上,成为岌岌待宰的羔羊么!为什么一定不要她好活,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狠……

  可倏然间,太平又隐隐有了一个不知是福是祸的猜测。李旦就是故意的,因为时今这一场政.变,李旦他充分领教了他那宝贝儿子所带给他的许多惊喜,也着实被他这个如他一辙不动声色的妹妹突忽显露的手段给吓到!

  而那一场举世,李旦事先连知道都不知道,他没有半分功劳、却糊里糊涂被推向了皇帝的宝座。他的帝位自是感觉坐不太稳,虽然这两个功劳最大的人一个是他的妹妹、一个是他的儿子,都是血缘最近、平素也最亲昵的人。

  隆基是他放在身边儿最近的、他亲自看护与教导长大的孩子,且他也一向器重,并且三郎的母妃当年去的委实是早,这个儿子身心背负着的负重、吃的苦头也最多,他对其宠爱与怜惜程度自不必说;而太平则是他唯一的胞妹,又是中宗时期与他共处一个阵营、共同谋划、有着共同立场与共同感念的默契的人,这一次韦后之乱太平也委实出力不少、更在小皇帝呆愣皇位不置可否时摆出了姑母的架子、推了那至关重要的一把,他们兄妹二人的感情也委实深厚。

  但时今情势不同了,乾坤已经陡然翻转,若是没有了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忧怖,那么昔时再稳妥根植的感情也会渐渐消散在沙土之上。

  李旦是聪明的,所以他提拔太平,是企图以太平的势力来与隆基做相互的钳制……通过这暧昧不明的举动,也可以看出来李旦说什么太子之位有两个人选这话真的是场面话!在他的心里,属意的一直都是老三。只有老三做了太子,才存在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相互牵制;若是老大成了太子,老大的势力微乎其微,又何来与太平公主相互牵制?

  只是,太平与隆基之间那一份自成的默契、与一份青梅竹马般甚笃的情谊;且正是因了两个人共同配合的那样默契,才有了这一场煞是成功、且干脆漂亮的兴兵宫禁改换天地。李旦又为什么那么笃定,笃定他们两派人日后一定会互掐互争、互相牵制,而不是抱在一起一致对他?

  恍然间明白了李旦的自信来自哪里……

  因为太平与隆基他们没有抱在一起、团结一致的共同敌对皇上的理由。他们各自都只会想着得到最大的权利,特别是隆基,隆基会是太子,且儿子跟父亲素来最亲,他日后是要接替父亲的班,若是对外也只有跟父亲一致来对太平,又哪里有道理与太平一致对向自己的父亲、逼父亲权势凌落的道理?

  太平不可能成为大唐日后的皇后,所以她没有与那个男人团结一致、共为阵营的机缘。隆基也不会傻到扶持一个瓜分自己皇权的姑母的地步……

  越是这么往深里想着,太平的思绪便又有了变化,她倏然觉的怎么有点儿李旦是计划与隆基结为共盟,先是逼她不得不崭露头角、锋芒必露,然后在她膨胀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位之时,父子两个再一并把她除去的感觉!

  心念甫震,太平心有惶惶然、亦有戚戚然。

  她接了那道明黄的圣旨,恭谦规矩的谢了这委实浩荡的隆恩,但她委婉的拒绝了这“临朝听政”的特权。

  可李旦扶持胞妹、感念胞妹、对胞妹一定要施以荣宠的心思似乎很坚韧,见太平拒绝临朝,他便使人抱着公文送去公主府,朝政内外诸多事物请公主裁决。

  推脱不掉、拂之不去,虽然这是太平一早与隆基合谋、瞒着李旦占据了政.变主导地位,日后想要独享成果的最终目的。但当这个目的真正达成、摆在眼前的时候,她却整个人都如被火温、很不好受!

  太平只觉的自己时今虽享有看似无边的权势、风华无以匹及的地位,可整个人却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地里,且是万分的尴尬……

  同时尴尬的,还有李隆基!

  他早在当初举事之时,就已经做好了事后成为太子、揽权听政的打算,可谁知道前遭才把功劳让给父亲、把父亲推上皇位,父亲却转脸儿就要把他搁置一旁、使那原本信心满满看着就到手的东西迟迟都触及不到!

  太平公主的扶持与势力更甚的崛起,于隆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父子连心,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隆基看出了父亲的用意。

  当然,不排除父亲还是在跟他与太平怄气,就如当初他跪在殿外谏求父亲出来主持大局、父亲却抛下一句“江山是你夺来的,皇帝你自己做吧”这类话一样,李旦心里还是不能释然,心道这皇位既然是你们夺来的,那由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但纵然是如此,不该妥协的事情还是半点儿都不能妥协的!理政一事合该是由他这个儿子来协助,却时今不仅他没有被立为太子、赋予辅政之权,反倒这大权的裁决者变成了姑姑?这是通过妹妹的势力,来牵制他这个政.变的功臣了!

  隆基心中分外闷窘,那逼仄的感觉憋的他只觉的自己就要爆炸、偏又无处发泄!父亲处处夹击他,将他围拢在死阴之地、让他有若四面楚歌。

  这别样的悲凉忽而令他感到那样的无助,这么多年来头遭感觉到这一种彻入骨髓的无助!这一切居然还是他的生身父亲、对他一向慈爱且栽培的父亲所亲自给予……从未想到!

  那是他的父亲啊,是可以包容他、宽宥他、顾惜他、器重他、毫无杂质毫不复杂的真诚待他的,这个世界上他曾以为独一无二、唯独仅此的人!

  在他心中,那对人间挚爱最后一点儿单纯的留白,一直愿意相信、也从不怀疑的最后一点儿释然,居然也要这样彻底染上可悲的污垢么?

  果然啊,在权势与利益面前,谁也不单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