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转机2

2014-11-25 作者: 如烟往事
  第19章转机2

  当然这次平叛,这种方法不太适合,毕竟已经打了这么长时间,康熙并不是太耗得起。康熙之所以派图海过来,是希望他能够早一天扭转局势,康熙的日子就早一天好过。

  因此,图海决定招降王辅臣。图海作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厉害角色,他非常明白王辅臣当年的反叛过程,鉴于王辅臣反叛的曲折性以及王辅臣和吴三桂康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可以招降的人。

  不过他也很明白,作为一员骁将,在招降之前,很有必要打击王辅臣的信心。所以他之前采用大炮攻击王辅臣的军营。

  果然,在图海的远程打击之下,及时王辅臣自己不害怕,他的部下也很害怕。虽然远程打击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毕竟像个剑一样悬在头上,天晓得,说不定出去上个厕所的功夫,就去见了阎王了。用战争中的术语,这叫战略威慑。

  战略威慑倒并不一定需要厉害的武器,只要能让敌人心惊胆战,战略目的就达到了。比如当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役的相持阶段,开展打冷枪冷炮的运动,成功地威慑了美国鬼子,让美国鬼子都不敢到阵地上露头,缩在战壕里,结果被志愿军连锅端。搞狙击运动就属于这种威慑。

  在王辅臣部队人心惶惶的,图海终于寄出了他的最后最终手段——劝降。图海派了一个叫周昌的幕僚去劝降王辅臣。

  周昌,字培公,荆门(今属湖北)的贡生。所谓贡生,就是在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党校)学习的学生,一般而言,贡生可以是举人,也可以是秀才。反正一般来说,是已经有了一定功名的人。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人“好奇计,有志略”,是个会点旁门左道的优秀参谋。因为曾经立过军功,此时的他是个七品小官。

  但是这不妨碍他施展自己的才学。早在图海军队经过潼关的时候,这位周培公就主动请缨,献上自己的招降计策,深得当时兵力不是很强大的图海的欢心。

  经过图海的打击,这个时候,招降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因此图海果断的派这位周培公去招降。

  周培公对于招降是很有信心的,作为一个很有计谋的参谋,他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他的信心是有根据的:王辅臣手下的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与他都是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对于老乡的心思,周培公还是很了解的,这些人根本不想打仗,还曾经屡次劝王辅臣投降,不过王辅臣很犹豫。这些老乡设法将内部的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

  所以周培公实际上对王辅臣的情况一清二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会谈进行得非常热烈,王辅臣表示,自己真的不想当叛徒,都是莫洛害的,周培公表示理解,皇上已经惩罚过莫洛了。王辅臣又表示,自己还有两个儿子在北京,周培公又表示,这个不是个事。

  最后王辅臣提出,希望不要追究自己的叛逆大罪,同时还想当官。这个问题,比较难办,不过这一次图海出战,是得到康熙便宜行事的旨意的,所以图海授意周培公对王辅臣表示,全权接受。

  妥了!

  清朝的条件这么优惠,自己的处境又是这么艰难,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王辅臣不负众望地投降了清军。

  图海把处理结果告知了康熙,康熙立刻回复:“恢复王辅臣官职,加太子太保,提升为靖寇将军,命其戴罪立功。”

  而平定王辅臣的胜利,也使得康熙对图海的信任达到了新的高度。康熙一高兴,把图海的爵位由一等男爵直接提升为三等公。同时进一步让他统帅陕甘区的所有部队,成为康熙最为倚重的方面军主帅。

  平凉的收复的意义是重大的,可以说是三藩战争的转折点。用军事术语来说,图海率先在西北战场扭转了战局,清王朝在战争之后第一次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王辅臣在陕西地区的声望还是很大的,本来大家也并不是非要造反不可,主要是莫洛欺人太甚。

  大家一看带头的王辅臣投降了都没事,放心了,于是大伙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投降。很快,陕西就平定了。京师的威胁彻底解除,康熙彻底松了一口气,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康熙的方向发展。

  搞定了后方之后,图海趁势发起进攻,要知道,清军刚刚搞定了很难打的王辅臣,士气非常高涨。图海是个很善于把握战机的将领,所以他果断地对王屏藩发动了进攻,顺利打败了王屏藩。

  王屏藩的部队死了数万人,最后只剩下了几十个警卫队员,逃回汉中。逃跑的时候人太少,根本没办法烧毁风县栈道,结果反而便宜了清军。

  吴三桂在西北的失败,使他气势大挫。

  此消彼长,干掉王屏藩之后,康熙已经可以彻底腾出手来了。康熙把西北的部队调往相持了好几年的湖南战场。

  陕西对于吴三桂来说,本来丢了就丢了,湖南可是吴三桂的大本营。应该说,吴三桂划江而治的本钱就在于湖南这个地方。所以在湖南这个地方,吴三桂囤积了他的全部主力。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自古以来,有两个地方是传统的产量基地,湖广和江浙。因此,吴三桂能和康熙相持这么久,他的本钱就是湖南地区。

  吴三桂这个人由于这个时候年纪比较大,本身目光又比较短浅,他不明白,其实他和康熙这场战争,是一场淘汰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存在中间路线,所以他才会有划江而治的幻想。这也决定了他的失败。

  占领了湖南之后,吴三桂就再也没有向前一步。这么长时间,他既没有打过长江去,也没有沿着长江继续发展,只干了一件事情:加强湖南地区的防守。

  他在长沙和岳州两个地方囤积了十几万的主力部队。

  清军方面,湖南战场的总司令叫岳乐。这个人在三藩之乱中的功劳仅次于图海,下面该这位沉寂了n年的王爷出场了。

  岳乐,1625年出生,他和顺治是堂兄弟,康熙还得要叫一声叔叔。后世对岳乐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清初的三大家: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满清268年功劳最大的六大亲王之一。

  所谓清朝的六大亲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代善和多尔衮的功劳,我想这里就不需要我再强调了,骁勇善战的多铎都没能排的上号就知道入选的标准还是比较严格的。剩下几个,也将会一一介绍,岳乐能和这种档次的人并列,没有几把刷子那是不可能的。剩下几个,以后也将会一一介绍。

  作为清朝初期的皇亲贵族,岳乐继承了努尔哈赤家族骁勇善战的传统,虽然他出生富二代,但是他是凭借自己的战功,当上了亲王。

  本文由小说“”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