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二个猛人

2014-11-24 作者: 如烟往事
  第53章第二个猛人

  刘文秀还稍微好一点,李定国那也是个刺儿头。而李定国恰恰就是能够抗衡满清的第二个猛人。所以这两个人的不和,非常麻烦。

  后世由于两个人的最终选择不同,对于孙可望和李定国的评价很不相同,鉴于明朝遗老的立场,贬低孙可望抬高李定国的趋势很明显。

  应该说,孙可望和李定国最终的结局,两个人都有责任。李定国大节不亏,但是他绝对不是什么圣人。孙可望虽然当了汉奸,但是绝对不能对他全盘否定。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简单用好人还是坏人来区分了。

  李定国,贫民出生,1621年出生,是陕西榆林人。张献忠发动起义的时候,发现当时10岁的李定国十分聪明,一喜之下,收了他当义子。

  据说李定国长得很帅,这个我没法考证(但是从画像上看,他有一把很好看的大胡子,估计按照当时的审美观,有一把大胡子在当时应该是会被认为比较帅的),但是他很会打仗,这个是公认的。如果说孙可望打仗是猛人,那么李定国就是军事天才,他很快就会震动天下!

  李定国跟着张献忠南征北战,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李定国作战很勇敢,常常一马当先,而且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很有领导才能,孙可望被称为一堵墙(不过从这个外号也可看出,孙可望擅于防御,用兵凝重,奇谋变化则非其所长),李定国则被成为“万人敌”或者“小尉迟”(从这个外号可以看出,李定国特别善于进攻),本来,李定国和孙可望在军政上是一对非常互补的人。可惜的是,这两个人都十分固执,谁都不肯妥协,埋下了最终失败的隐患。

  一般有才能的人,都有点脾气。李定国脾气也不小,张献忠还没死的时候,李定国有时也和张献忠对着干(虽然张献忠爱杀人,但是从李定国和他对着干也说明李定国不太善于和领导相处),对张献忠这样,至于孙可望,那就更加压不住李定国了。

  如果孙可望的命令如果不太合理,李定国经常把孙可望搞得下不来台。<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电子书!</font>所以他们关系要想太好也不太可能。

  而且南明那帮官僚,大敌当前,打仗,他们不行,搞破坏,他们很行。

  杨畏知他们发现他们有点矛盾,竟然经常在两边面前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至于动机,就是希望搞点乱子出来,这样才好浑水摸鱼。党争的传统已经深入他们骨髓无可救药了。

  再说秦王的爵位,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意义很大,按照明朝的传统,一字亲王只封给姓朱的。特别是秦王爵是当年是明太祖次子所封“首藩”,在宗室诸王中地位最为尊崇,除了太子就到这个爵位了。

  本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都是王(张献忠封的,虽然朝廷不承认,但是大西军承认的),大家不相上下,如果可以得到秦王的爵位,孙可望可以树立自己的权威(也只有这样的爵位能树立)。

  由于南明当时还不是破落户,所以对于孙可望的要求,是很不满意的。经过讨论,给了孙可望一个公爵。杨畏知不是傻子,孙可望本来都已经自封为王了,你反而给他降成公爵?

  这时候,力主与孙合作的堵胤锡顶着压力,坚持以大局为重,好不容易说服了朱由榔,封他个平辽郡王。杨畏知觉得这才好交差,兴冲冲回去了。

  南明这个时代,从不缺少捣蛋的,还没等到杨畏知回来,浔州守将陈邦傅听说此事后也来凑热闹,为了讨好孙可望起见,竟别出心裁,伪造封王敕书和秦王金印,派人冒充使者前往云南。

  孙可望接见伪使后十分高兴,立即举行仪式,布告云南,宣布从此拥立朱由榔同志。

  结果。。。结果,等到杨畏知回来之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两帮人马互相拆台,孙可望一下子得到了真相:朱由榔竟然一开始就想用个公爵就把我给打发了?

  是不忍孰不可忍。

  需要说明的是,李定国对于第一次封赏,拒不接受,对于第二次惹得孙可望生气的封赏,欣然接受!你说,李定国是不是脑子也进水了。也太不和谐了!

  领着几十万大军,云南一省的地盘,结果讨个爵位都没成功,自讨没趣,孙可望气的半死,算是看透了朱由榔那个朝廷——就是一群光动嘴不动手的混蛋,所以他索性懒得理朱由榔,跟这帮人完全说不清,反而贻误战机,孙可望决定单干。

  于是干脆利用陈邦傅的伪诏自称监国秦王,发布命令出师抗清,在云南的孙可望不可能飞出去抗清,首先要打通抗清的道路。于是他要求四川、贵州及湖广明军皆受其节制。

  孙可望派白文选部入贵州,刘文秀部入四川,先将挡住去路、拒不遵命的各部南明军阀扫除干净,这些大小军阀打着抗清保土的旗号,实则横征暴敛,为害地方。如今被扫荡一空也算好事。

  每占领一个地方,孙可望就推行“云南经验”,短短几年时间,云南贵州川南等地就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气象。与丧师失地的朱由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等到朱由榔退到南宁,孔有德追在朱由榔屁股后面的时候,这时候,朱由榔政权啥本钱都没了。

  现在朱由榔要么投靠郑成功,要么投靠孙可望(现在就只有这两个人还有人有枪),郑成功绝大部分时间龟缩在厦门金门,地盘很小,还经常吃不饱饭,去投靠他还得走水路,距离又远,显然不是好去处。

  朱由榔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当年得罪的很厉害的孙可望。

  孙可望也懒得理他们,看在还有点政治号召力的份上,把朱由榔安排到贵州安龙(一个比较偏的地方),爱干嘛干嘛去,老老实实呆着,反正保证你有口饭吃。孙可望很了解,从朱由榔一贯的德行来看,指望朱由榔领导全国的抗清斗争,简直是痴人说梦。

  于是孙可望自己坐镇贵阳,遥控指挥,然后在形式上通知永历帝认可。(意思很明显,该报告的我自然会报告,政事你少插手。)

  而刚到孙可望的地盘,朱由榔及其所谓的朝廷倒也还算老实。(初来乍到,毕竟不是你家,主人家肯收留你就已经很不错了)。

  本文由小说“”阅读。
关闭